这两年,南京我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我乐家居”)的业绩一路高歌猛进,和其他传统家居企业艰难维持形成鲜明对比。
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, 2020年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为6,875.4亿元,同比下降6%;利润总额417.70 亿元,同比下降11.10%。在此背景下,我乐家居2020年实现了营收、净利润双双大幅提升。
而我乐家居近日的一则工商变动,让人误以为董事长缪妍缇意欲跨界“物业”行业。
5月18日,我乐家居发布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。此次变更后,原经营范围不变,新增一般项目为非居住房地产租赁;物业管理(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,凭经营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)。
此物业非彼物业。乐居财经求证我乐家居相关负责人,对方解释称,我乐家居此次工商变更,仅是为了自有厂房改造和内部物业管理。
负债连年攀升
据年报披露,2020 年我乐家居实现营业收入15.84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8.93%;实现利润总额2.69亿元,同比上年增长40.97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.2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 42.56%。
但在毛利率指标上,我乐家居综合毛利率从2019年的43.83%下降至2020年的42.44%。期内,直营店毛利率为71.43%,经销店毛利率为42.31%,大宗业务毛利率为26.65%。大宗业务毛利率不足直营店的一半。
据悉,大宗业务是我乐家居近几年的发展重点,据官网披露,目前超28家房企与我乐家居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包括恒大、旭辉、龙湖、华润等。年内,我乐家居与融创、金茂、金科、正荣、路劲、银城等多家地产公司深入战略合作,持续扩大了战略采购单位的合作体量。
在我乐家居经销店、直营店、大宗业务三大收入构成中,大宗业务的收入增长最快,但毛利率最低。大宗业务的增长对整体毛利率形成拖累。同时材料成本增速过快也是吞噬毛利的主要因素。
2020年,我乐家居实现营业收入15.84亿元、营业成本 9.11亿元,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18.93%、21.87%,成本增速超过收入增速约3个百分点。
从细分来看,营业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,分别为材料、人工、制造费用。据披露,家居制造、橱柜产品、全屋产品的材料成本增幅分别为27.52%、23.33%、33.83%,远高于产品营收增幅。
此外,负债率连年走高也是我乐家居不能忽视的一个点。
数据显示,2017年-2020年,我乐家居总负债分别为4.08亿元、4.63亿元、6.07亿元和8.6亿元;负债率分别为35.43%、35.85%、38.96%、和43.44%,双双连续4年逐渐攀升。
负债增加导致我乐家居财务费用大幅增长。期内,我乐家居财务费用为389.6万元,同比增长557.55%。其中,利息支出为302.7万元,而2019年同期,并无利息支出。
“带伤”扩张
在新三年的行动规划里,我乐家居制定了“三年千店倍增”的新目标,未来3-5 年,公司有信心实现门店从1000+到2000+的倍增。
据2020年年报披露,报告期内,我乐家居99.7%的营收来自线下。但与门店快速扩张同步的,是同样快速的关店速度。

2020年,我乐家居新开门店合计202家,关闭门店合计107家,超过半数。其中经销店新开178家,关闭100家,这相当于每新开不到2家经销店,就有一家经销店关闭。
我乐家居与经销商的关系并不算十分融洽,2020年,我乐家居与江苏无锡经销商党勇强的官司闹得沸沸扬扬。
公开资料提到,党勇强认为,2016年至2018年间,为了满足我乐家居对无锡市场的要求,投资600万元开设了三家门店。然而在第三家门店开业后,他却被意外告知,我乐家居在无锡市场将改为直营销售模式。这意味着,在合同期内,我乐家居将收回党勇强在无锡市场的代理权。
党勇强表示,我乐家居与经销商的相关合同是一年一签,合同本应双方各持一份,但党勇强手中2018年的合同被我乐家居以盖公章的名义收回。
尽管党勇强不同意我乐家居强行收回经销商资格,但是由于自己并没有话语权,为了减少损失,只能被迫低价转让店铺。
实际上,2019年我乐家居就被爆出与经销商关系紧张。2017年7月,数十位我乐家居的经销商在广州建博会现场身着“我乐家居坑害经销商”字样的T恤进行维权,现在在网络公开资料依然可以看到当时的各种报道。
据了解,维权的主要原因是我乐家居单方面推动经销改直营战略,迫使原有经销商退出,但未处理好善后补偿等事宜。
家居+物业
我乐家居的工商变动,之所以会让人产生“进入物业行业”的误解,是因为近年来,物业和家居的融合并不罕见。
2020年12月16日,旭辉永升服务社区泛家居服务平台“旭惠美家”正式发布,标志着物业管理公司“旭辉永升”正式进军家居服务市场。集团副总裁华志军表示,“旭惠美家”是充分整合了房屋交付、物业服务优势,而构建的一个社区泛家居服务平台。
11月16日,红星美凯龙发布“霍KING共享聚落” 共享办公品牌,其位于北京北五环红星美凯龙店的首发项目正式落地。据悉,霍KING采用“+共享办公”的商业模式,线上+线下生态服务打通边界,实现低效物业高效化。
4月3日,世茂集团将江茂家居从世茂房地产板块挪移至世茂服务板块,业内人士分析称,其目的是要将家居业务作为物业服务中的社区增值业务来打造。
此外,物业企业近两年的快速发展,也是吸引其他行业头部企业跨界的原因。
数据显示,2020年,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管理项目数量均值为244个;管理面积均值达4878.72万平方米;营业收入均值11.73亿元;净利润均值突破1亿元,达到1.05亿元,同比增长14.73%。
2020年全年共有18家物业服务企业成功上市,进入2021年,已有包括富力物业、新希望服务、世纪金源服务、中骏物业、领悦服务、中南服务等在内的16家物企提交了招股书,此外至少4家企业正在准备上市。